朱巷鎮:探索“積分銀行”激發鄉村“蝶變”
日期:2024/1/22 16:06:34 稿源:杜愛玲 人氣:108
肥皂、大米、食用油、牙膏……在前黃村村委會的積分驛站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2分可兌換牙刷、5分可兌換舒膚佳香皂、10分可兌換洗衣液……“在這里不需要花錢就可以買東西,只要用平常在村里參與文明活動累積的‘積分’就可以換生活用品。”家住前黃村的張大姐高興地說。
為了規范“積分銀行”的工作開展,朱巷鎮前黃村制定了詳細的積分評定細則,從“積孝、積善、積信、積勤、積儉、積美、積學”逐一明確,落細落小,逐條賦分,同時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進行扣分。每個月組織道德評議委員會進行積分評定,按標準量化打分,并進行張榜公示。按照積分的匯總情況,月度積分較多的可以到積分銀行兌換物品,季度積分較多或扣分較多的可以入選“光榮榜”“警示榜”,年度積分較多的可以予以全村表彰,以此推動工作常態長效開展。
用積分來記錄村民的行為變化,讓村里的鄉風文明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標桿”可比,用“小積分”來激發鄉風文明新活力。“近期去村民家里入戶打分,環境衛生就有很明顯的變化呀。原先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都自覺清理了,前不久村里開展的鄉村村晚活動、籃球比賽活動等都主動跑過來參加或當志愿者……一些工作也比以前好做多了……”說起積分銀行工作開展后村里的變化,前黃村黨支部書記王廣玲侃侃而談。
積分銀行的建立,希望可以鼓勵農戶從“知曉”到主動“參與”,引導廣大村民弘揚優秀鄉風,支持村級集體工作、多做好人好事等。從小事和細節處入手,不斷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家風、民風、鄉風提升。下一步,前黃村將結合鄉村振興,進一步把“積分銀行”工作向深入開展,規范引導村民日常行為向好向善,發揮出德治在鄉村治理中的有益效果,以“小積分”激活鄉村治理“大活力”,推動鄉村在“蝶變”中振興。(供稿:耿文靜;審稿:鄧兆玉)
責任編輯:李家琳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processed in 0.046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