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義井鎮: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 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近年來,長豐縣義井鎮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以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提升為舉措,依托各村發展優勢和特點,先后在紅橋村、車王村、曹店村試點開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模式,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打消顧慮,夯實思想根基“著力點”。一是外出觀摩增信心。先后組織試點村黨組織書記到蕪湖縣灣沚區六郎鎮實地觀摩學習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在典型中尋找差距、在學習中汲取真經、在先進中增長見識。二是鎮村干部齊上陣。鎮包聯班子成員、組織委員到試點村召開“兩委”會、板凳議事會,在合作社規范化運營過程中遇到問題一塊研究、碰到難關一塊攻克,為村干部、群眾出主意、想辦法,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探索實踐路徑。
發揮優勢,繪好規范提升“作戰圖”。 探索“黨組織帶頭運作、黨員帶頭示范、群眾自愿入股”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機制,形成“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進一步實現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贏。紅橋村依托“飛地”模式,強化“一村一品”建設,打造“紅橋坊”大米和菜籽油兩個特色品牌農產品合規入市銷售,提高農產品市場化水平,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車王村因地制宜發展稻蝦共養產業,帶動稻蝦米標準化種植向全鏈條、創品牌轉變,提高產業服務水平。曹店村依托古槐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培養一批水芹、西藍花生產技術人才,發展特色蔬菜種植業,創新經營模式,以人才振興、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共同受益,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合作社章程明確純收益分配比例采取“271”的模式,即20%作為合作社的發展資金、風險資金;70%按集體股、個人股等占股比例向成員進行分配;10%作為合作社管理人員的獎勵資金。一是使得群眾真正受益。群眾入股后,合作社將受益給入社群眾分紅,力爭最大限度讓利于民。二是使得合作社健康運行。合作社成立之初實行輕資產運行模式,做好原始積累,留存發展資金,避免造成經營風險。三是集體持續增收。深入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有效解決村集體收入少、增收渠道單一等問題,讓村莊發展更有后勁、更有持續動力,讓黨組織書記更有干頭、更有吸引力,讓黨支部更有凝聚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下一步,義井鎮將繼續保持奮進勢頭、壓實各級責任,真正讓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實體化運行趟開路子、走上正軌,從做活土地文章入手,走出一條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撰稿人:袁琳 審稿人:仇多宋)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