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織密“三張網”,賦能社區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充分發揮紅色小管家作用,推動“神經末梢”向小區延伸,通過織密組織、賦能、服務三張網,做到問題閉環處理,為基層治理注入“紅色能量”。
織密組織網,夯實治理活力。按照“控制總量、按需招募”原則,通過“線上宣傳+線下倡導”的方式,在全區18個社區和61個小區宣傳欄張貼225個招募公告,利用現有微信群、朋友圈等平臺,發布92條招募令,按照每500戶招募2名紅色小管家的標準,好中選優、優中配強,經逐級推薦、層層把關,共計推選出298名政治素養高、協調能力強、群眾口碑好的居民黨員骨干擔任紅色小管家。同時,通過“三亮一做”宣傳欄,樓棟公示牌、發放聯系卡、樓棟電梯口、居民微信群等方式公示紅色小管家姓名、聯系方式及工作職責,織密“小區黨支部書記+社區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紅色小管家”治理網格,常態建立問題“收集、上報、解決”三個清單,做好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的工作閉環,構筑三級黨群服務矩陣,做到小區居民與紅色小管家“雙向奔赴”。
織密賦能網,激發治理動力。嚴格落實“兩個必須”,即必須參加崗前培訓,明確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和考核標準,持證上崗、規范走訪;必須開展季度培訓,重點圍繞“訪、做、報、記”四方面,定期召開紅色小管家業務知識培訓會,開展最新理論知識、政策文件學習,細化業務知識。此外,根據近期工作內容、存在問題,采用“老帶新”“手把手”方式,聚焦平安創建、居民糾紛調解、安全生產、入戶走訪、政策宣傳等實際案例交流應對方案和實戰經驗,主動開展鄰里互幫互助,進一步提升協調能力、問題處理能力以及業務能力,開創“紅管家+微調解”的基層治理新局面。上崗以來,定期定向開展安全生產、反電信詐騙、志愿服務、養老資格認證、醫保代繳等培訓330余次,為“紅色小管家”賦能充電,逐步打造專業化、高素質、作風實的“紅色小管家”隊伍。
織密服務網,統籌治理合力。聚焦日常走訪、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環境治理、志愿服務等方面,結合“四到家六必訪”工作機制,開展“入戶敲門”行動,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掌握重點人群情況。建立“日訪戶、周訪戶、月訪戶”三類人員信息臺賬,落實“日報告、周總結、月調度”機制及月度考核機制,保證紅色小管家履職盡責到位明確。同時,依托全區51個多功能小區黨群服務站,根據紅色小管家各自特長和時間安排,組織其參與黨群服務站實體化運營,將醫保、就業、衛計、民生等23項公共服務前置,提供“紅色代辦”服務。截至目前,紅色小管家累計走訪入戶21800余次,建立臺賬3000余份,其中特殊群體臺賬230余份,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130余次,化解小區內非機動車停放、單元門破損、電梯故障等內部矛盾800余件,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路,服務零距離。(撰稿人:高冉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