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甲鄉聯合村:“黨建+”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近年來造甲鄉聯合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走好鄉村振興“趕考路”。
“黨建+產業”,探索鄉村振興“新發展”。圍繞產業發展,聯合村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優政策,不斷筑牢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全面推行“黨組織+農業主體+農戶”產業發展模式,確保事情有領導過問、行動有團隊推動、技術有部門支撐、資金有組織保障,助力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整合資源,優先發展特色產業與優勢產業,如小麥、水稻優勢,形成處處有亮點、層層有典型、村村有特色的黨建聯盟,助力“黨建+農業”融合推進。目前,聯合村共開展農業知識集中學習約10余場次,為村居農業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黨建+宣傳”,唱響鄉村振興“好聲音”。產業、人才、宣傳三位一體,鄉村振興不僅要“走得穩”,還要“走出去”。為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作示范、勇爭先”,聯合村開展了黨員同志唱紅歌活動,開展了以“民風好、環境美、社會安”為標準,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建成廉政教育基地,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依托鄉文明實踐所宣講團隊伍,持續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并依托該陣地開展“唱紅歌”等各類文體活動共15余場次。發展“黨建+鄉風文明”宣傳推廣紅色文化、鄉村振興模范黨支部的經驗做法,實現學有標桿、做有表率,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創先爭優。
“黨建+人才”,奏響鄉村振興“前奏曲”。以“頭雁”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激發農村基層黨組織奮勇爭先、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精準育才,培育年輕后備“好苗子”。堅持抓好源頭儲備,通過公開報名、資格初審、筆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考察和公示等程序,面向社會招考村級后備干部,嚴把選人關,確保“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綜合考慮男女比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等合理分配后備干部,確保村居至少有2名后備力量。面向村“兩委”成員,暢通“村大工程”“開放大學”等學歷提升資源渠道,不斷提升村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水平。目前,造甲鄉聯合村后備干部3名,平均年齡29歲。依托“鄉招村用”及選調生到村任職等工作,加強年輕干部教育培養和實踐鍛煉,歷練一批懂農村、愛農村、愛農民,愿意扎根基層一線的年輕干部,鼓勵優秀青年服務家鄉發展,為產業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撰稿人:張盼盼,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