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三個聚焦”寫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篇章

今年以來,長豐縣崗集鎮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組織建設、為民服務和多方合作,不斷建強“黨建鏈”,夯實“基本面”,繪好“同心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聚焦組織建設,建強基層治理“黨建鏈”。強化組織功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保基層治理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024年以來,召開基層黨建專題會議10次,深入村(社區)調研20余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3次,理論宣講400余場次。優化組織陣地。2024年升級改造4處黨群服務中心,設立19處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室;建成“紅色驛站”“工會驛站”“鄰里中心”等陣地5處,解決崗集鎮環衛工人、貨車駕駛員等群體“落腳難”“休息難”“停車難”等問題;打造“白燕書屋”“金湖小課堂”“移動書屋”等“托幼”場所7處;設立7個小區黨支部,構建起“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一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建強組織隊伍。2021年以來,采取“引鳳還巢”等方式,共引優秀返鄉務工人員、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群體“還巢”擔任“兩委”的21人;2021年以來,從鎮區內調整4名優秀村(社區)“兩委”干部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舉辦3次后備干部選拔,將48名優秀大學生充實到村干部隊伍中。
聚焦為民服務,夯實基層治理“基本面”。完善服務體系。深化“黨建+志愿”引領行動,發動400余名在職黨員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吸納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和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培育壯大“崗好有你”等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伍,讓“城管藍”“郵政綠”等行業力量匯聚成服務群眾的“志愿紅”,截至目前,崗集鎮共組建39支志愿服務隊,涵蓋志愿服務人員985人。創新服務方式。以“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隊”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式”走訪、“包聯式”跟訪、“派單式”接訪、“地毯式”巡訪;構建黨員包聯群眾“1+N”機制,定期組織黨員“敲門問需”;建立重點人群“紅黃綠”臺賬,讓獨居老人“時時有人護、事事有人管”;2024年以來,結合“大走訪、大摸排”活動累計入戶走訪55000余人。注重服務實效。采取“兩委干部帶頭、職能部門聯動、黨群參與、齊抓共管”模式,做到解決居民糾紛精準快速、及時有效。整合網格員、退休老黨員、樓棟長、志愿者等力量構建“網格調解、議事、協商”的三級議事機制,廣泛收集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380余條,解決群眾煩心事360余件。
聚焦多方合作,繪好基層治理“同心圓”。強化黨群聯動。整合“兩代表一委員”“四員一律”、群眾代表等議事力量,充分發揮其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協調辦理群眾難題,實現“全天候”聯系、“點對點”服務。今年以來,建立170名“五老”人員信息庫,設立19個“五老調解室”,“柔性”做好矛盾糾紛調解、信訪維穩等工作。引導多方參與。聯動職能單位、轄區企業等資源,完成籃球場修繕、新增兒童休閑廣場等服務民生事項16項,切實增強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2024年通過村企聯建、黨建共建開展“黨的聲音宣講到家、節日問候歡送到家、生活困難溫暖到家、矛盾糾紛調解到家、健康衛生關愛到家”“五個到家”活動90余次,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發動群眾自治。構建“村(社區)+網格長+網格員”的居民自治基層治理模式,創設“樓道板凳議事會”“紅色茶社”,形成“居委會代表+居民代表+職能部門代表+專業人士+模范帶頭人”的新型自治議事主體,有效回應群眾呼聲,滿足多元需求。同時通過串門、嘮家常等方式,鼓勵群眾發現問題,積極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撰稿人:楊玲玲;審核人:周永峰)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