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凝“新”聚力,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加強對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持續推進“友好場景”建設,搭建暖“新”框架,點燃星“新”之火,凝“新”聚力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
打造暖“新”場所,配套設施友好。社區、物業、商戶等多方聯動,發揮商圈、街區、市場場地優勢,在征詢快遞外賣小哥建議后,規劃6個電動車臨時停車區,引導快遞外賣小哥在固定點位臨時停車,解決“停車難”問題。細化街區內部和小區內部指引信息,在出入口、公開欄、宣傳櫥窗等明顯位置張貼路線圖、設置標識牌,制作夜晚熒光指示標志,解決“找路難”問題。在落實車輛安全管理的前提下,開放小區綠色通道,優化門崗登記流程,崗亭可取小區大門門禁卡,方便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簡易快速通行,解決“進門難”問題。挖掘暖“新”商戶,為騎手提供等餐區、休息區。以全區5個紅色驛站、13個歇歇角、5個工會驛站、6個星騎驛站為主陣地,打造新就業群體休息區,提高暖“新”場所覆蓋面,提供避暑取暖、飲水就餐、歇腳充電、藥箱應急、簡易維修、圖書閱覽等服務,解決“休息難”問題。
創建暖“新”機制,服務保障友好。黨建共建機制聚合力。緊貼新就業群體的職業特點和實際需要,社區黨組織與新就業群體聯合共建,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員開展特色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支部凝聚力。發揮社區“大黨委”作用,定期開展夏日送清涼、冬日送溫暖活動,舉辦暖“新”生日會、組織集體觀影,畫好服務“同心圓”。議事走訪機制解難題。搭建“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社區、物業、站點和騎手代表友好磋商,結合送餐需求與安全保障,解決外賣員進小區的問題。實行站點包聯服務,社區工作人員定期走訪外賣站點或快遞站點,建立人員信息臺賬及需求清單,現已幫助解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19個。保障參與機制送服務。外賣員、快遞員采取就近原則參與社區活動,享受友好社區聯合醫院、司法所、律所、社會組織、學校、人才中心等單位,定期提供的血壓測量、健康問診、愛心理發、政策咨詢、應急知識培訓、法律咨詢、教育指導、醫保繳納等“花式服務”。
激活暖“新”動能,基層治理友好。發揮“新”治理力量。邀請新就業群體加入社區網格治理隊伍,聘用外賣騎手為“社會公益觀察治理員”,發揮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人熟、地熟、情況熟、信息傳播迅速的職業優勢,促使其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服務力量”,認領“為民辦實事”清單項目,提升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發展的參與感、貢獻度、推動力。培訓“新”志愿隊伍。依托28個友好場景打造志愿服務陣地,逐步培育貼心、暖心、放心的新就業群體志愿隊伍,努力做到網格小事“隨手幫”、急需用品“隨手送”、政策單頁“隨手帶”,持續提升新就業群體城市歸屬感和職業認同感。建立“新”激勵賬戶。建設新就業群體“積分銀行”,開通“激勵賬戶”,實現“服務換積分、積分兌實物、積分兌服務”的志愿服務長效化激勵機制。外賣小哥及家人共同參與,以服務促激勵,化激勵為動力,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文明創建、網格治理等工作。(撰稿人:陳安鳳、梁正新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