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陶樓鎮:“枝葉關情”托起群眾美好愿景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陶樓鎮持續推出便民措施,以精細化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民生服務充滿溫度。
甘做“小事”,認真傾聽民聲。服務群眾需要“枝葉關情”,發揚“釘子”精神鍥而不舍。新豐社區秉持“愛農業”工作精神,下轄黨支部主動進組入戶收集數據后集中座談3次,就群眾問題及意見,梳理形成工作清單、制定推進舉措,助力王崗至高崗村民組電站、水渠技術改建項目順利竣工驗收,共提升電站3座、硬化渠道2000多米,串聯5個村民組,能保障轄區4000余畝農田用水需求,解決農戶種植難題。石集社區結合實際居住情況分成3大片區8個網格,由駐村工作隊成員擔任網格長,村“兩委”成員擔任網格指導員,每名網格員聯系10戶居民,發揚“紅雁助老”工作法先進經驗,發揮“五老調解”優勢,以村黨群服務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網格代辦點等平臺為依托,將“送溫暖”服務站打造成為綜合服務平臺,推送政策宣傳、困難幫扶、農產品推銷等服務事項,今年共收集、幫助解決問題80余件,營造出更加和諧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甘做“小事”,練就過硬本領。服務群眾肯在細微處下功夫,開展“菜單式”志愿服務,群眾“點單”、志愿服務隊“接單”,這樣的服務才更有溫度。陳祠村做細“1+5+25”微網格,借助“小微權利一點通”“善治長豐”“云”平臺,定期發布兩癌篩查、大學生助學金申報、老年人健康體檢、理論宣講、防溺水宣傳等信息,幫助群眾解決養老認證、路燈維修、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類問題90余件。新豐社區共開展志愿服務43次,圍繞養老保險領取幫助完成生存認證451人,聯合鎮衛生院免費為社區255名老年人開展健康體檢,免費為49名老年人理發,圍繞人居環境提升完成社區亂堆亂放整治67處,暑季高溫為果農送“愛心”綠豆湯25份,冬季傳統節日為15戶困難群眾送上慰問品。這些都是小舉措,但都是在找準需求、考慮周全的前提下,將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甘做“小事”,創新方式方法。服務群眾以尋常的小事為抓手,加強民生基礎工作。杭崗社區深化“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運營模式,在完成3500畝土地深耕的基礎上,村集體自主經營同大戶流轉共同發力,將水稻、小麥、油菜、高粱分主體種植,目前已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16萬元。陳祠村嘗試新方法,積極推動文明實踐進網格,借助“我們的節日”、長豐好人評選、文明城市創建、鄉風文明評議等移風易俗活動,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力量,開展走訪慰問、智慧助老、環境整治、免費體檢等為群眾送政策、送健康,為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編撰:任偉,審核: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