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楊廟鎮: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馬郢村位于長豐縣楊廟鎮南邊,被206國道劃穿東邊一角,村內水泥道路覆蓋面廣,交通便利。自開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以來,馬郢村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創新實踐,全力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繪就了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發展根基。馬郢村堅持黨組織主導,村集體和兩委干部共持股53%,以本地村民為主的管理團隊持股34%。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將集體與農民緊密聯結。以馬郢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整合群眾手中零散土地資源與分散勞動力,改變過去群眾自行租賃或拋荒的舊模式,領辦合作社根據發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將馬郢高標準農田打造為農業觀光風景帶,實現畝產增效,群眾增收,環境增優的共贏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激活資源潛力。一方面,馬郢村以村居整體空間和項目資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負責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活動舉辦等運營工作。2024年,共舉辦了各類民俗文化活動、青年活動共有35項,如:中國戲劇電影大展、第二屆全國小紅花行善跑、第三屆長三角美麗鄉村書法大賽、[漾 / Young] 青年鄉村戲劇周、全省大學生長豐實踐專場成果展、團省委挑戰杯 [街巷?再生]馬郢村專項賽事、村晚、小物釣大賽、敬老節、活色生香畫展、稻蝦音樂節等活動。原本閑置的村居角落,經統一規劃打造,變成了特色民宿、手工作坊,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另一方面,這種模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喚醒沉睡資源。村里的老房子、廢棄校舍等,被賦予新的商業價值,社會資本也被吸引參與,為鄉村發展持續“輸血”。
強化利益聯結,共享發展紅利。馬郢村讓全體村民變身股東,共享發展成果。每年年底,合作社根據盈利情況向村民分紅,實實在在的收益讓村民笑逐顏開。同時,村里為60 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保險,全村共315人,后買資金達到3.15萬元。每年重陽節為老人過生日,共參與人次達到25人,慶重陽活動參與人次達到1500人,志愿者服務隊每月免費為老人理發,截至目前,已經持續29個月,理發人次達到450人次。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在產業帶動下,馬郢村吸引了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曾經寂靜的村莊如今人氣興旺。
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馬郢村實現了集體經濟從弱到強、村民收入從少到多的轉變。如今,馬郢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年接待游客量持續增長,2024年全年游客量達到3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升,一幅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為各地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馬郢樣板”。(撰稿人:陶瑩瑩 審核人:魏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