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巧用“加減乘除”解好黨員教育“最優解”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不斷探索黨員教育培訓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以“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破題,多層次、全方位強化黨員教育工作,推動黨員學習教育工作提質增效、晉位升級,持續激發黨員隊伍活力。
做優“加法”,筑牢教育根基。??加陣地,構建紅色矩陣。依托開發區黨校等陣地,建成“1+18+57+N”黨群服務矩陣,打造“15分鐘黨員教育圈”。新建“流星之家”“寧家鋪子”等特色教育點4處,開展沉浸式黨課22場。針對新能源汽車、合成生物等主導產業,在重點企業設立“車間課堂”12個,實現教育與產業鏈同頻共振。?加師資,建強先鋒隊伍。建立“黨校教師+領導干部+本土專家”師資庫,動態儲備師資40余人。組建榜樣宣講團,組織中國好人尹向陽、蔡文俊等13名先進典型開展巡回宣講28場。實施“青藍結對”計劃,選聘4名社區書記擔任實踐導師,通過“老帶新”培育年輕黨員骨干98人。?加智慧,激活云端動能。開發“云端課堂”資源庫,通過“雙鳳發布”公眾號累計推送定制化學習包130期,及時在黨員交流群內轉發“長豐先鋒”公眾號“莓老師小課堂”“干部教育云學堂”等欄目500余次。
做實“減法”,力戒形式虛功。??減虛功,優化課程供給。?建立“群眾點單-專家配菜-黨員評議”課程優化機制,淘汰空泛課程9項,推出“理論必修+實踐選修”課程包。開發招商引資、基層黨務知識、新形式下的社會治理等實踐課程14門,推動教育內容與項目建設、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減負擔,創新考核機制。推行“學分制”管理,將理論學習、志愿服務等細化為6類18項指標,通過“線上打卡+實地核驗”動態賦分。2024年以來,累計為386名企業黨員開通“錯峰學習”通道,對200余名流動黨員實行“送學上門”,工學矛盾化解率達93%。減距離,深化一線服務。推行“四到家、六必訪”機制,組織428名黨員結對幫扶老人、困難家庭652戶。打造“雙鳳行”營商環境服務品牌,通過“企業點將-部門揭榜”機制,開展政策解讀、技術指導等入企服務1289次,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8個。
做強“乘法”,釋放倍增效應。乘聯動,深化區域協作。聯合中國科大等3所高校,與華恒生物等多家企業聯合開發“產業鏈+教育鏈”融合課程,開展“車間黨課”“技術比武”等活動34場。建立“小區黨支部+物業+業委會”三方聯學機制,搭建17個協商議事平臺,解決高空拋物、停車難等治理難題598個。?乘合力,拓展教育載體。將黨員教育與“和鄰有約”“萬里家宴”等品牌活動結合,舉辦“紅色集市”、心有夢·就長豐“引鳳來巢,慧聚成橋”等特色活動20余場。挖掘紅色資源,組織黨員赴中共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等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0余場次。?乘示范,激發雁陣效應。?開展“星級黨員”評選,設立“黨員示范崗”186個,培育“最美小管家”24名。推廣峰寧社區“四到家、六必訪”機制、金寧社區“寧家鋪子”等經驗做法,一年來,帶動16名黨員、基層黨組織獲評市、縣“兩優一先”稱號。
做細“除法”,掃清發展障礙。??除盲區,實施分類施教。?建立黨員分類管理臺賬,組織市科技工作者為18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宣講科技創新相關內容,鼓勵社區黨員聚焦小區治理難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00余件,組織非公黨員參與“金點子”助企行動,攻關技術難題14項,引導退休黨員成立“銀齡智囊團”調解糾紛58起。?除梗阻,健全長效機制??。構建“學-考-用-評”全鏈條機制,將教育成效納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建立“月調度、季督查、年考評”閉環機制,針對城市社區、商圈樓宇等不同領域開展專項督導12次,整改問題23項,推動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企業、民生項目的具體實踐。?除短板,強化作風錘煉?。?在低效用地清理、文明創建等主戰場設立“黨員攻堅營”,清理低效用地625畝、化解信訪隱患109批次。建立“先鋒指數”考評體系,推動黨員干部在重大項目一線錘煉過硬作風。(撰稿人:朱濤,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