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峰寧社區:“一勺米”探索“參與式”社區治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峰寧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方法,聚焦提升社區精細化服務水平,依托“小陣地”、提供“微服務”,通過“兒童”聯動家庭,打造“一勺米”黨建品牌項目,通過敲開鄰居門,籌百家米,募鄰里愛,聚百家情,讓居民“家門口”的幸福感持續升溫。
“一勺米”敲門,陌鄰變睦鄰。打破鄰里疏離關系,從“一勺米”開始。本著“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網格,一個網格帶動一個社區”的初衷,聯合轄區學校結對共建,依托課外實踐活動,以轄區北宸紫郡小區為試點,采取學校推薦、個人自薦、發布招募等方式,招募“紅色小樓長”28名,為小樓長頒發聘書、制綬帶。“紅色小樓長”們敲開鄰居門,一聲問好,募一勺米,短短幾分鐘就打破了彼此間的陌生感,通過一勺米破解現代社區的情感密碼,讓居民們在傳遞一勺米的簡單舉動中,拉進鄰里距離,構建“推開門就是美好生活”的社區新圖景。
“一勺米”搭臺,匯聚鄰里情。作為“熟人社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一勺米”項目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喚醒鄰里守望精神,是重塑“遠親不如近鄰”新型鄰里關系的新方式,通過組織黨員、“小樓長”家長、轄區居民共同參與縫制米袋,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將募集到的米制成愛心粥、友米糕、粽子等,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品嘗,同時將募集到的百家米裝進親手縫制的愛心米袋,送給轄區的困難群體,通過這樣的愛心傳遞,讓居民借活動之機“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讓善意持續流動。
“一勺米”分享,見證鄰里愛。以“一勺米”為媒介,打破鄰里間的陌生感和隔閡,拉近彼此的距離,通過引導居民參與“人人送一勺米”的微公益舉動,搭建社區鄰里互助交流平臺,逐漸建立信任基礎和情感連接,促進鄰里關系和諧發展和提升居民社區公益意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征集捐贈者與米的溫情故事,開設“鄰里故事”專欄,將收集到的鄰里故事進行整理,制作成鄰里故事手冊等宣傳制品,聯動鄰里故事作者及志愿者等,共同在社區進行宣傳和分享,讓居民們重新認識身邊那些默默無聞的“好鄰居”,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撰稿人:彭小慧、單青青,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