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沛興村:黨建“紅網格”織密鄉村善治體系
近年來,長豐縣杜集鎮沛興村以“黨建+網格”為核心引擎,緊扣“組織統籌、網格兜底、多元協同、精準服務”治理邏輯,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蹚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善治的有效路徑。
搭建“三級網格”架構,筑牢治理“微堡壘”。沛興村以“支部建在網格上”為原則,創新構建“1總支+2支部+7網格”三級組織體系。總支統籌全局,發揮黨總支“指揮中樞”作用,制定治理規劃,統籌政策落地與資源調配,確保黨的領導貫穿治理全鏈條。支部領銜作戰,2個黨支部各領辦3-4個網格,擔任“網格樞紐站”,牽頭協調矛盾化解、民生服務等具體事務,推動“組織力”轉化為“治理力”。網格精細服務,將17個自然村劃分為7個紅色網格,配備40名網格員,建立“網格長包網、網格員包戶、黨員包片”責任鏈,實現“小事網格辦、大事支部聯、難事總支統”。陣地建設,按照“一網格一陣地”標準,打造網格黨群服務點,集成政策咨詢、代辦服務等功能,讓黨員群眾“有事找網格、辦事在網格”,增強治理“溫度”。
激活“紅色細胞”動能,凝聚治理“微力量”。沛興村以“1+7+N”隊伍矩陣為支撐,構建老中青結合的治理梯隊。總網格長牽頭,由黨總支書記擔任總網格長,統籌7名村干部任網格指導員,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格局。專職網格員下沉,選拔40名黨員骨干、鄉賢能人擔任網格員,其中老黨員組成“銀發智囊團”,聚焦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等領域,成為群眾“貼心人”。多元力量協同,整合志愿者、鄉賢等資源,建立“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社會幫著干”的共治局面。平安建設,常態化開展反詐宣傳、隱患排查,通過“網格預警—支部響應—部門聯動”模式,實現“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格”,筑牢鄉村安全防線。
創新“三色三必”機制,提升治理“微效能”。沛興村以“精準化”為導向,建立“三色預警+三必工作法”。三色分級處置,將群眾訴求分為紅(緊急)、黃(重要)、藍(一般)三色,紅色事項2小時響應、黃色事項24小時辦結、藍色事項限期反饋,實現資源精準投放。三必服務機制,每周必巡,網格員每周巡查重點區域、特殊人群,收集民情動態,建立“問題臺賬”。 遇事必到,網格內發生糾紛、突發事件時,網格員第一時間到場處置,聯動支部協調解決。信息必報,實時上報人口變動、安全隱患等信息,形成“小事網格閉環、大事跨級聯動”的快速響應鏈。數字賦能,搭建“網格微信群”,實現問題上報、任務分派、進度跟蹤數字化,今年以來線上辦結民生事項10余件。(撰寫人:陳運生;審稿人:徐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