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樓鄉開展“一村一主題”特色活動 黨員討論踐行活動彰顯成效
為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堅決杜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和腐敗問題,促使全鄉黨員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堅定的執行力履職盡責,陶樓鄉集中2個月時間,在全鄉1025名黨員中開展“我是黨員、我為陶樓做什么”討論踐行活動,以強化全鄉黨員的黨員意識、擔當意識、執行意識和為民意識。
據悉,陶樓鄉現有農村黨員785人,分布在全鄉12個村(社區),為豐富活動形式,確保討論踐行活動“不減溫”。活動開展一個多月以來,全鄉12個村(社區)依據各村村情相繼確定了一個適合本村實際的特色主題活動,活動的開展已初見成效。
調動無職黨員,助力村級事務。結合農村黨員分類量化管理,部分村(社區)注重調動無職黨員作用,通過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讓其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比如高塘社區根據自身區位需求,因位于街道,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量較大,僅依靠街道環衛工人力量無法保障街道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序推動。結合黨員踐行活動的開展,高塘社區側重從無職黨員作用發揮入手,讓無職黨員加入到社區環境整治工作中來,與環衛工人一樣實行包保責任制,要求責任明確到人,路段明確到人,真正讓無職黨員助力“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古城村則針對當前部分村民組拆遷、新村搬遷入住和土地“增減掛鉤”土地復墾項目,成立黨員小分隊,宣傳相關政策,配合調解矛盾糾紛,讓黨員在拆遷和搬遷工作中起到帶頭表率作用,大大減少干群矛盾。
鞏固“三心”工程,成立幫扶隊伍。部分村(社區)根據群眾需求,由黨員干部牽頭將在家黨員分成若干組,成立幫扶幫困小分隊。比如觀美社區成立幫扶小分隊,幫助無勞力家庭戶進行秋收秋種,同時幫助進行秸稈搬運離田,宣傳秸稈禁燒。另一方面,組織黨員干部和有條件的黨員走訪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空巢老人,并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困難。
爭創星級黨員,認領“微心愿”。依據黨員星級,陶西社區根據社區居民集中居住的村情實際,結合無職黨員進社區報到機制,開展“在職黨員爭創五星級黨員,無職黨員爭創五星級志愿者”主題活動,讓社區群眾在活動中獲幫助、得實惠。石集村以駐村選派干部扶貧項目為契機,號召村支部黨員干部和有條件的在家黨員認領“微心愿”。通過深入村組摸排到村民陶智成家庭異常貧困,陶智成現讀初二,家中爺爺奶奶均年老體弱多病,父親是智力殘疾,母親走失多年,貧困的家庭無經濟收入,無能力供養其讀書,獲悉這一情況后,村兩委自掏腰包每人為其捐助200塊錢,讓其秋季繼續入學,村選派干部為其從原選派單位獲得扶貧資助,資助其讀書期間所有費用直至大學畢業。通過認領“微心愿”活動讓生活困難群眾、空巢老人、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真正獲得幫助。
“多虧村里黨員的幫助,我家稻子才能趕在下雨前全部收回家。”觀美社區錢大媽對社區黨員幫扶小分隊提供的幫助非常感激。不僅群眾感受到了黨員討論踐行活動帶來的變化,參與活動的黨員也有此感受。高塘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助力“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不久,家住高塘街道的黨員陳來友便主動申請,成為了街道首批環境衛生巡查員。老陳感慨,之前并未意識到黨員與群眾有何不同,通過參與環境整治使其意識到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非常重要,現在無職黨員的加入不僅使高塘社區的環境變得整潔優美,也對周圍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馬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