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樓鄉加強黨員隊伍建設 夯實黨建工作基礎
陶樓鄉黨委堅持把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并結合鄉情實際形成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經驗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創新實行量化積分制,黨員發展有據可依。發展黨員工作中,嚴把黨員入口關,在全縣創新實行量化積分制,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即從先進性、帶動性入手,按政治表現、服務奉獻、工作實績、創業帶富、學歷年齡五方面設置權重指標,具體量化評分標準,由支委委員、黨小組長、入黨介紹人和黨員代表組成考評組,對入黨積極分子在教育培養考察期間的表現實行全程量化打分,并將積分情況作為培養考察的主要依據。對積分得分靠前、表現優秀的發展對象,在發展時予以優先考慮。
目前陶樓鄉黨員發展已全面實行量化積分制,現已有非公企業負責人、帶頭創業致富的返鄉青年、投身基層工作的大學生村官等6名積極分子經考察后因積分較高被吸收為發展對象。
二是建立完善星級評定制度,黨員管理手中有招。根據在職黨員、無職黨員、流動黨員、困難黨員等不同類型黨員實際情況,設崗定責,由自評和支委根據黨員表現情況集體研究,評定星級。星級評定按百分制評分的方式進行,90分以上為“五星級”、80-89分為“四星級”、70-79分為“三星級”、60-69分為“二星級”、59分以下為“一星級”。
鄉黨委對被評為五星級的黨員,給予一定的獎勵;被評為“二星級”及以下的黨員,由黨總支落實人員幫助整改提高。通過推行星級評定管理,充分激發了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致富帶富熱情,有力促進了村(居)各項工作開展。去年,全鄉12個村(居)共評出二星級黨員13人。
三是健全直聯幫扶工作制度,黨員作用充分發揮。全面建立民情聯絡服務反饋機制。黨員干部不定期下村走訪,了解民情,統一梳理,實行部門負責制,重在解決。建立“三心工程”聯絡服務機制。針對鄉內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和留守婦女等弱勢群眾,由黨員共同參與的方式形成“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一”結對幫扶工作網絡,分期分批下基層開展義務服務,幫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建立黨員“一線幫扶”機制。今年以來,每位黨員干部認領并完成困難群眾3-5個“微心愿”;組織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15支,開展志愿服務32次,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075件;針對困難黨員,積極開展黨內關愛活動。今年上半年,為鄉內59名困難黨員申報和發放黨內關愛基金37900元。
四是創新開展討論踐行活動,黨員四種意識牢固樹立。今年8月至10底,組織全鄉廣大黨員開展“我是黨員,我為陶樓做什么”討論踐行活動。通過重溫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三個階段的學習交流和實踐提升,全鄉黨員在實際工作中發揚“團結務實,干中爭援,永不言敗”的陶樓精神,自覺克服停一停、歇一歇的思想,牢固樹立黨員意識、擔當意識、執行意識和為民意識,瞄準目標、振奮精神,形成一股勤廉干事之風,鄉內一產三產融合發展初具雛形,“兩片一軸”產業格局進一步突顯,經濟社會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通過黨員隊伍建設長抓不懈,鄉領導班子風正心齊、務實創新、勇于爭先,黨員隊伍全心全心謀發展,一招不讓抓落實;年輕黨員干部有朝氣、有銳氣、有正氣,積極干事愿望強烈;村級黨員干部守法規、懂政策,做細致群眾工作本領提高。全鄉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過程中逐漸形成“政治信仰堅定,工作風清氣正,干部勇于擔當,發展以民為本”的陶樓桃花源新理念。(李雪艷)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