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之路照我前行
日期:2011/9/19 稿源:長豐先鋒網 人氣:159
三年很短,彈指一瞬間;三年很長,這段“心路歷程”很不尋常,很有意義,為今后人生起航揚帆打下基礎。三年的磨練,使我從“初出茅廬”到“脫胎換骨”的蛻變,從“朦朦朧朧”到“思想轉型”的質變。三年來,經歷很多,實踐很多;有苦有樂,有付出有回報;有著思想上的洗禮,環境中的熏陶;有著工作上的如癡如醉,有著生活上的絢麗多彩。三年村官生活不知不覺中走過,曾經朝花夕拾的感覺再次涌上心頭。迎來三年期滿,我在思考著自己在村官崗位上三年工作的收獲和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年的基層工作經歷,是我人生歷練的第一筆寶貴財富。從當初的“浮萍草”逐漸的“沉”了下去,工作也逐漸地步入正軌、更加務實求真。三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讓我思想上愈加成熟,做事處理問題上更加穩重;工作上盡心盡責,生活上簡單質樸;責任感更強烈,信心更足,信念更堅定。對于農村,我由當初的去農村“逛逛”的思想狀態到現在每天不去村里心里都不舒服的轉變;對于農業,由當初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到現在每天都要關注關心新農村發展動向;對于農民,由當初的“村民和村干部”的關系發展到現在“長輩晚輩的一家人”的狀態;三年來,我努力了,我奮斗了,我做了很多自己都想象不到自己能做到得事情;我拼搏了,我付出了,我結識了更多的棗林的親人們,我團結了更多的我們大學生村官兄弟姐妹們;我成長了,我收獲的時候了,我收獲了歷練和信心,我收獲了群眾對我的感情和信任。
一、 自身的三大轉變
(一) 角色轉變
2008年8月來到莊墓鎮棗林村任職村主任助理,2009年6月,我擔任了村書記助理,2011年7月,組織和群眾對我的信任,我榮幸的推選為棗林村黨支部委員。身份的變化,讓我身上的壓力更重,我從未退縮,大步向前。在其位謀其職,做好本職工作,敢于擔當。“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勉勵聲仍回蕩在耳邊;“先當村民,再當村官”的思想在我心里根深蒂固;“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則一直伴我成長。
(二) 心態轉變
經過這三年的歷練,我自身能力在增長,角色定位在變化,老百姓也從“大學生村官是來農村鍍金的”思想轉變成了“大學生到農村還是能做很多好事情的”。擔任大學生村官以來,市、縣和莊墓鎮黨委政府各級領導、部門同志熱情關心,誠懇幫助,棗林村兩委各位村干部大力支持,緊密配合,鼎力相助,這一切都令我難以忘懷。我深深感到,班子團結,干部隊伍和諧,上下齊心,各方支持,這是干事成事之基,攻堅克難力量所在。
(三)行動轉變
村級工作中,堅持多看多聽多想,思想上始終與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從最初的對村級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到現在分條分線,條理清晰的工作。從以前由一個懵懂的、彷徨的到村任職大學生已經轉變為能從容面對復雜情況,處理好復雜局面的新農村一員。
二、自身的三點體會
(一)學
人,都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是本,唯有學習才能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立足社會。學習無處不在,處處留心皆學問。作為我來說,自己就是一張“白紙”,一切都是新的,一切從頭開始。怎么學,說說簡單、做做很難,向理論學習、向同事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思考中學習。對照他人、看看自己,邊做邊學、邊學邊做,綜合素質的提高沒有“終南捷徑”,唯有點點滴滴,慢慢積累。學習更應從紙面走向地面,基層的群眾都是“老師”,戴頂“村官”的帽子,沒什么了不起。特定的環境,特殊的身份、特別的對待,也決定了我們的思想、態度、行為。三年來,我結交了一批農民朋友,老百姓都很善良,每次到他們家里坐坐、聊聊,他們很熱情、很好客,也樂意、愿意和我說說家里的事,談談村里的事。
(二)干
站在位置上,就要做事情,這是扭轉他人看法,改變自身形象的唯一方法。“有為才有味”,從剛開始的抄抄寫寫到后來的村支委,那一天起,多了一份壓力和責任,我要“挑擔”了。面對角色的轉換,我告訴自己首先需要做的是正確定位。三年來,我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民服務;團結村干部,努力工作。在村里全面參與計劃生育、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環境整治等工作,積極探索工作思路,爭創一流工作業績。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開展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我作為村指導員,一方面參與入戶登記,另一方面負責全村的數據、表樣把關。白天,我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戶走訪、排摸具體情況,我們風雨無阻、沒日沒夜、連續作戰。晚上,我和普查員碰頭一起統計核查樣表和數據,最終出色完成任務。當然,這些只是三年工作的一個縮影,還有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科學發展觀活動等等,每一項工作只有積極參與其中,才能對其有最感性和最理性的認識。
(三)悟
人,需要經常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我經常在想,如何在“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上,展現自我、推銷自我,關鍵靠悟性。做任何事情,做到哪種程度,是由一個人的悟性決定的。當然,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稟賦,一方面是所處環境的歷練。給你一個平臺,你能發揮多少作用,產生多少效應。當然,人都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或多或少決定了你對工作的態度,也決定了領導同事對你的態度。也因為這種差異,產生了形形色色的人,造就了紛繁蕪雜的社會。“大學生村官”就應該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去偽存真。我們正處于學本領、長見識、增才干的階段,所做的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應該經常總結。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錯過每一個細節,有時都是“致命的”。正所謂大浪淘沙,千錘百煉,組織上給我們創造了條件,營造了氛圍,我們就要把他用好,把事情做好。經常照照鏡子,時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轉型升級,真正成為一名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大學生村官”。
農村工作,任重道遠;村官工作,充滿挑戰;到村任職,機會珍貴。在三年的村官工作生活中,我有過彷徨,有過退縮,有過郁悶時期,有過痛苦放棄的時期,但我都挺了過來。我堅信付出總會有收獲,凡事盡心盡力,做事問心無愧,就一定能做好村官工作。
三年的“村官”工作,讓我收獲很多,更對這份工作充滿了激情與自信,體會到“廣闊農村,大有作為”這八個字的深刻內涵。出發了不要問我路在哪,迎風向前是唯一辦法。選擇村官道路,前面方向不論在哪,我都不會后悔我最初的選擇,經歷了三年的村官生活,我對這片土地充滿著感情。努力工作,最大的收獲者是自己,工作不是一份簡單的帶薪勞動,工作更不是負擔,而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做事問心無愧,做人坦坦蕩蕩,三年村官路照我人生路。(作者系長豐縣莊墓鎮棗林村大學生村官——徐志煒)
圖為徐志煒在為群眾講解防災減災知識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相關文章
上一篇:
助理成主任,“村官”身份面臨新轉換
processed in 0.050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