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助推集體經濟煥發生機
在扶持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進程中,額濟納旗以實施富民黨建“三鏈”工程為有效載體,著力強化蘇木鎮黨委統攬全局和嘎查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使集體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
“順勢而為”,走畜牧養殖路子,發展傳統產業。堅持因地制宜發展舍飼養殖業,通過爭取“一事一議”、扶貧等項目資金、軍民共建幫扶資金、黨費支持資金等,以嘎查集體名義購買牲畜,再以牲畜入股合作社分紅或承包給農牧民返還幼畜的方式增加嘎查集體經濟收入。東風鎮古日乃嘎查投入15萬元,購買肉驢44頭,實施肉驢養殖項目,現已新增驢駒20余頭;馬鬃山蘇木蘇海布拉格嘎查購買保產母駝53峰,交由牧民承包,定期返還羔駝,現已新增羔駝25峰。
“借船出海”,依托資源稟賦,發展旅游服務業。達來呼布鎮、巴彥陶來蘇木、蘇泊淖爾蘇木所屬嘎查充分利用優勢的胡楊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通過政府搭臺、整體包裝、門票分紅、提供服務等多種渠道,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牧戶”的模式,把先天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集體經濟注入活力,讓農牧民從中受益。2019年,全旗有9個嘎查,通過景區門票分紅、為旅客提供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收獲到旅游帶來的“紅利”。嘗到甜頭的巴彥陶來蘇木推日木音陶來嘎查黨支部積極總結發展經驗,申報爭取到中央、自治區、盟、旗分級匹配的125萬元重點扶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資金,進一步優化“鄉韻林屋”發展環境,為嘎查更好地走旅游產業發展之路“畜力”。
“無中生有”,跳出環境限制,發展“飛地經濟”。堅持將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相結合,依托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大力發展林下產業,逆向拉動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集體經濟壯大與農牧民增收。哈布日格德音烏拉鎮烏蘭烏拉嘎查受資源環境、產業基礎、立地條件等因素限制,嘎查集體經濟一直維系著單一、零散發展的艱難局面。為改變這一現狀,鎮黨委開拓思路,跳出當地資源環境限制謀求產業發展,以烏蘭烏拉嘎查集體名義承租東風鎮烏蘭淖爾嘎查8550畝天然梭梭林嫁接肉蓯蓉,現已種植肉蓯蓉20000坑,預計三年后可實現年利潤50萬元。
先行先試,借助改革,“抱團發展”畜牧產業。溫圖高勒蘇木巴彥高勒嘎查和格日勒圖嘎查緊密結合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際,在做好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股權設置等工作的基礎上,先行先試探索由兩個嘎查共同籌資69萬元,成立紅格爾金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牽頭實施駱駝奶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駝奶產業供應地。現合作社已與14戶牧民達成初步協議,托養母駝160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