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羅塘鄉:“四個一”強化農業人才隊伍建設
羅塘鄉堅持將技術技能推廣與提升農業人才素質結合起來,采取“四個一”舉措,在新時期突出“選”“訓”“聘”“育”四個環節,扎實開展農業人才培育工作,進一步培養壯大農村農業人才隊伍,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精選一批參訓者。鄉內注重在生產經營型類農民中選拔培訓對象,選中參訓的對象需為長期穩定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有一定文化基礎或有培訓需求和意愿的,主要包含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等,堅持以“用”為導向,注重對貧困黨員、黨員致富帶頭人、村干部、返鄉務農人才的培養。以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增收致富能力,促進作用發揮為標準,面向選拔對象需求開設培訓班,讓各類農業人才接受系統培訓,帶動他們在各自農業領域里各顯其能,發揮特長。
制定一批實用課。圍繞貧困黨員、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務農人才的需求,制定實用、符合農村實際的教學課程。緊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中心,把羅塘傳統農業中的小麥、水稻和特色農業中的草莓、甜瓜等列為固定培訓課目,按照“種什么、補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多方位開設專題課程,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人才保障。
聘準一批“好”講師。鄉農綜站結合羅塘生產實際,摸排定位解決鄉內村民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幫助村內種植戶實現想法、對接市場需求、掌握種養殖技術、打開銷售門路和增強村民致富信心。今年以來,羅塘鄉籌備組織了2020年技能脫貧培訓教學班,分羅塘文化站、拐集村、花塘村等8場專題培訓授課,累計聘請4名省市農科院專家為鄉內449名貧困人口送去“技術”。羅塘鄉注重培養“特色人才+特色產業”新型發展模式,在產業發展中帶動鄉土人才成長,以主題學習培訓班的形式推廣實用技術,激發鄉土人才創業愿望,增強致富信心,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建好一批“土課堂”。圍繞鄉內村民的生產實際,打造好專業合作社等產業型經濟組織,為培訓提供種養殖戶外授課場地。2019年鄉農綜辦組織3家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評選,并積極爭取長豐縣稻蝦共養技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在鄉內開設授課班,培養專業養殖技術人才50人。并注重利用好電商扶貧點、扶貧基地等作為各類人才培訓的“學校”,提高技能的推廣點,作為村民及時“充電”的服務站。推行“合作社+農戶”的培養模式,幫助致力于農業生產的村民做好增收計劃,在各自的領域內將自身經驗和科學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肖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