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六抓”全覆蓋推廣“紅橋”模式
長豐縣下塘鎮著力抓班子建設、抓組織保障、抓情況摸排、抓學習培訓、抓措施落實、抓督查考核,大力推廣“紅橋”模式,有力地促進了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抓班子建設凝聚推廣合力。堅持黨建引領,圍繞“建強班子、練好內功”要求,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建立“黨組織管全局,村民監督黨員”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老黨員政治硬、威望高、責任強的優勢,形成村集體經濟“黨員帶頭、群眾緊跟”全員參與、盡銳出戰的發展合力。
抓組織保障明確推廣責任。研究制定《下塘鎮關于推廣“紅橋模式”的實施方案》,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第一副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紅橋模式”推廣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本村(社區)推廣的具體責任人,并建立黨政班子成員包片、包村干部包村的包聯機制,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組織、財政和農業部門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
抓情況摸排明確推廣目標。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切實負起推廣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逐村調研指導,逐村“會診”,幫助厘清思路、因村制定推廣方案,根據21個村(社區)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在全鎮21個農村社區全覆蓋推廣“紅橋模式”。
抓學習培訓激發推廣熱情。通過組織開展推廣“紅橋模式”專題學習培訓、組織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現場參觀學習韓崗社區復制“紅橋模式”成功經驗等方式,深挖“紅橋模式”發展精髓,讓鎮村干部將“紅橋模式”的基本理念、發展思路學深悟透,靈活運用。同時加強對推廣“紅橋模式”相關工作的宣傳力度,使黨員群眾了解其現實意義和具體內容,進一步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推廣“紅橋模式”工作中來。
抓措施落實加大推廣力度。加強指導力度,保證21個村(社區)均注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依據自愿、有償原則,將農戶土地經營權入股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社區)土地股份合作社再流轉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規模化經營;建立“保底收入+收益分紅”的利益共享機制,具體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約定的保底租金支付給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由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農戶為單位支付租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堅持適宜耕種、形成規模、連接成片的原則,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入股,并約定保底收入,村集體經濟組織再與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各村(社區)堅持“保基本、降風險、提效益”原則,結合本村(社區)實際,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從耕、種、防、收、售等生產、經營環節進行托管經營,或成立村(社區)農村合作社自行生產經營,保障農業生產方式靈活高效,確保秋季農作物及時由集體經濟組織安排統一耕種。
抓督查考核確保推廣實效。把推廣“紅橋模式”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村(社區)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制定考核細則,建立獎懲機制,及時對村(社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兌現,獎優罰劣促擔當,確保各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程鑰亮、張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