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_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_高清久久一区_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安徽先鋒網 ↑合肥先鋒網

長豐縣雙墩鎮: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梁莊經驗”

日期:2021/1/4 8:56:37     稿源:雙墩鎮     人氣:271

根據縣委、縣政府部署安排,雙墩鎮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大力推廣“紅橋模式”,在學習紅橋村優秀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努力盤活現有資源資產,逐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梁莊村作為雙墩鎮首批試點村居,以實施土地平整項目的高標準農田為載體,以村“兩委”為主力,吸納能人參與,動員群眾土地入股,領辦梁莊村瓦門樓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現代大宗農業,實現統一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紅橋模式”推廣工作基本取得成功。

積極謀劃,尋找發展新思路

鎮黨委印發《雙墩鎮2020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實施方案》,成立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鎮長擔任組長,加強部門聯動。組織赴義井紅橋村參觀“紅橋模式”,多次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會、培訓會,專題研究專題部署,在學習謀劃中尋找思路。

黨建引領,制定發展新制度

梁莊村以“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推行“黨建引領、產業富民”新模式,建立“黨組織管全局,村民監督黨員”的管理制度。注重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老黨員政治硬、威望高、責任強的優勢,形成村集體經濟全員參與、盡銳出戰的發展合力,為全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保障。注重上下聯動做好前期謀劃,多方征集意見,積極完善合作社運營模式;組織村“兩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召開專題會議,邀請相關部門實地指導,成立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配備專業會計,負責財務事項,完善合作社各項規章制度。

因村制宜,探索發展新模式

土地復墾整理后,梁莊村居民集中在外村居住,不便耕種;大多數農民耕種意愿不強,農田分戶難度極大。為避免田地拋荒,發揮土地效益,壯大集體經濟,梁莊村按照因村制宜、因組施策的原則,通過對自然資源情況、群眾發展意愿、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阻力等情況進行摸排,有針對的合理流轉土地,擇優引進外來農業大戶3戶,流轉土地1500余畝,同時以20元/畝收取經營管理費用,集體經濟收入30000余元。

剩余未流轉的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動員村民將土地委托給合作社統一耕種,土地折價入股,合作社每年按股兌現保底收入,收益再按股分紅;村集體經濟以資金的形式入股,每年經營總收入扣除經營成本,盈利部分按照合作社章程按股分紅。通過此經營模式,共盤活村內閑置土地5439.56畝。

認真總結,形成發展新經驗

梁莊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路徑清晰,在合作框架上,探索1帶3的合作模式,即一方為主:以集體經濟為主,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三方入股:村兩委成員帶資入,社會能人參與入股,帶動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在經營模式上,采用“合作社+訂單+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生產模式,根據訂單生產,全程委托社會化服務組織,實現耕種防收立體化服務、標準化生產。在分配方式上,土地折股量化,資金折股量化,投資收益按股分紅,土地入股收益為“保底分紅加收益分紅”,以股權化結構分紅的方式,既激發了村“兩委”、社會能人的干勁,又保證了集體、農民收益。

梁莊村通過村“兩委”領頭創辦,集體經濟+農民入股合作社方式,提高了村“兩委”經營合作社的責任心,帶動了農民發展積極性,進一步盤活了村集體資產資源,使村民從土地、勞務、分紅等方面多重受益。

今年,在經受歷史罕見洪澇災害的情況下,梁莊村種植高梁仍獲得了43萬斤的產量,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農民直接經濟收入戶均增加3000余元。推廣“紅橋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雙墩鎮“梁莊經驗”仍在逐步探索。

責任編輯: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processed in 0.046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