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韓崗社區:立足“三有”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長豐縣下塘鎮韓崗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力,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使昔日的貧困村蝶變為經濟強村。2020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22.29萬元,其中自主經營性收入178萬元。
思想認識有高度,黨建引領明思路。社區黨組織以創建“黨建引領,破繭成蝶”黨建品牌為契機,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村級經濟集體是實現鄉村振興必由之路的重要性,堅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社區黨組織切實擔負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領導責任,動員組織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黨組織負責人更是親力親為,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形成頭雁效應,社區上下形成同說一句話,同做一件事的強大合力;社區黨組織以實施整村推進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增減掛等項目為契機,緊密結合社區實際,明確好“建強班子、盤活資源、多種經營、回報居民”的發展思路,按照這個這個思路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凝聚力量有力度,聚心聚力促發展。社區黨總支通過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等黨內基本組織生活制度、建立黨員群眾議事會等措施,充分調動黨員參事議事的積極性,廣大黨員不僅積極建言獻策而且還帶頭拆遷作示范、主動認領矛盾糾紛化解任務,有力地保證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社區堅持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嚴格遵循“四議”、“兩公開”的“路線圖”,確保“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發揮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最大效應,凸顯出村民在集體經濟發展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地減少了矛盾糾紛,進一步加強了黨組織的公信力、號召力、戰斗力;社區建立“兩委”班子聯系服務黨員群眾機制,通過電話、微信、走訪等方式,隨時收集黨員群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的聰明才智,最大程度地聚民心凝民力,在工作中少走彎路。
為民服務有溫度,暖心工程貼民心。社區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打造成為為民服務暖心工程,大力推廣“紅橋模式”,一是發展產業作支撐。社區充分利用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稻蝦共養、大宗農業、光伏、果蔬大棚等產業,為村級經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支撐;二是建立機制作保障。社區充分利用清產核資工作成果,盤活土地資源,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與村民簽訂“保底收入+收益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降低村民土地入股風險,保護好村民利益,成功完成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2020年全社區15家合作社和45家家庭農場均入股于韓崗社區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名下。社區成立農事服務中心,從耕、種、防、收、售等生產經營各環節開展服務,以每畝10元的標準收取服務管理費,收入可達9萬元左右;三是多種經營出效益。自主經營:社區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將自主經營的2100畝土地用于種植農作物,其中1300種植小麥、800畝種植高粱,2020年年底純收入約40萬元;股份經營:社區通過爭取扶貧項目,新建玻璃溫控大棚,更新基礎設備,4家經營主體參與股份化經營,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5萬元;訂單經營:盤活小橋片土地復耕后閑置的700多畝土地,以簽訂訂單協議為保障,種植高粱,增加村集體收益,創收26.25萬元。“三資”經營:村集體光伏項目年底收入10萬元。合作社鼓勵大家大力發展優質專用水稻,打造單一品種種植面積達5000畝以上。建設一個高品質稻蝦共養基地,帶動全社區稻蝦種養面積6000余畝。此外,村集體土地約435畝流轉給大戶,以每畝350元的標準收取租金,收入13萬元;四是清白干事貼民心。建立專用賬戶,做好收支明細賬,讓每筆帳都清清楚楚,并接受群眾監督,確保一心為民干凈干事。社區將根據有關文件精神,開展好利益分紅和幫扶貧困戶工作,把集體經濟的每一分收入都用在刀刃上,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不讓一個貧困群眾返貧。
今年以來,社區認真總結經驗,繼續堅持2020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好的做法,預計全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可達190萬元。(程鑰亮、張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