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巷鎮我為群眾辦實事:開設公益課堂 打造“七彩暑假”


為了在暑期給小朋友們提供一個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提高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長豐縣朱巷鎮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場所,積極發動暑期返鄉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向關愛未成年人延伸,打造暑期公益課堂志愿服務品牌。
貼心零距離 志愿服務有溫度
“一放假,孩子天天看手機,出去玩又怕出危險”“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想培養孩子文藝特長,但費用太高了”……為解決社區青少年兒童暑期托管以及素質拓展需求,朱巷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綜合文化站、團委等多部門聯動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課堂,為孩子們提供了暑期“充電”的好去處。“‘公益課堂’真及時,這個暑假,我的孩子有了在身邊的課堂,豐富了孩子的課余生活,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和能力,讓我們家長放心、省心!”一位家長笑著說道。
群眾來“點單” 公益課堂花樣多
為給學生提供多元選擇,助學生暑期“樂”學,朱巷鎮結合大學生的特長和小學生的需要,設立宣講達人組、興趣愛好組、學習課堂組、文化活動組等,策劃了不同種類的活動,開展音樂、美術、舞蹈、體育等學習培訓課程,讓大朋友們化所學為所用、讓小朋友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有所得。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廣播、紙質宣傳單、入戶通知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征求群眾意見,為群眾提供點單式服務,調動轄區資源積極參與,擴大暑期公益課堂的輻射面積,努力提升青少年兒童參與免費服務的便利程度。
送課進社區 文明實踐有深度
7月14日下午,在朱巷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0多歲的退休職工李興義正在耐心地教孩子們寫字,“我們老年人也有這份余熱,在這次公益課堂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把少年兒童的書法帶好,為發揚傳統文化作貢獻。”來自安徽工程大學的紀明杰和黃山學院的紀明兆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動物繪畫課,課堂上孩子們調動自己想象力,留下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公益課堂下課后,孩子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觀影、下棋、看課外書等活動。據了解,此次公益課堂從7月14日起,每周一、三、五下午三點到四點開班授課,共有十余名志愿者參與其中。這是朱巷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陣地,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活動,進一步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活動載體的又一舉措,也是朱巷“點單式”志愿服務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