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鄰湖社區:三大陣地助力基層協商新高度
為將“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協商”的民主協商理念融入到社區治理中,自鄰湖社區建設以來,鄰湖社區黨總支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出發點,創新打造“小微協商”議事室,搭建了頤徽苑四方館議事廳、法官工作室、小微協商議事室三大陣地,圍繞基層治理、群眾急難愁盼點等重點議題,定期開展協商活動,邀請群眾參與協商,助力紓解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切實將民主協商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合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四方館議事廳,有事能在“家”商量。“現在電動車禁止上樓充電了,下班回來也沒有充電的地方,可真麻煩!”“是的啊,要是停車的地方有能方便我們充電的就好了,那可就解決了我們群眾一件大事!”頤徽苑小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聽到了居民這樣的談話,不免思緒萬千,當鄰湖社區頤徽苑小區黨支部了解到情況后,及時邀請到作為小區監督員的縣政協委員王冰波,共同約見了小區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在頤徽苑小區四方館議事廳商討此事。會上,物業公司提出在地庫入口統一位置安裝充電樁,所有電動車都可以來此充電。但居民表示小區前后距離較遠,如果統一一處充電,非常不方便。最后,經過商討和技術咨詢,將小區劃分成“7塊”,分別居中選擇一棟樓安裝充電樁,這樣既解決充電問題也方便了居民電動車停放。
為保障群眾訴求有渠道,鄰湖社區打造家門口的“四方館”議事廳,位于頤徽苑小區內,并推行居民議事制度,通過社區兩委、黨員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四方以及收集問題、確定議題、協商議事、分流落實、監督評議五步法,實現群眾有事“家門口”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
小小法官工作站,服務群眾零距離。鄰里有了糾紛,有沒有人及時從中調解?居民受到損害,能不能及時獲得賠償?老板拖欠員工工資,怎么獲取法律援助?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事關每一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對老百姓個人來說都是“急難愁盼”的大煩惱。鄰湖社區自建設以來,設立了“法官工作站”,搭建起基層協商、解決糾紛的快車道。這不僅擴大了司法救助和服務覆蓋面,也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讓司法服務觸手可及。鄰湖社區法官工作站充分發揮法官工作優勢,統籌開展訴前訴中調解、引導執行和解以及聯絡、咨詢、宣傳等工作。自設立以來,通過工作站對接的案件,矛盾糾紛化解率在90%左右,有效地推進了訴源治理,助力推進縣域基層治理現代化,受到當地干部群眾及社會各界的好評。
“法官工作站”扎根在社區,是人民法院密切聯系群眾、參與基層協商治理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法治宣傳、訴前調解、法律咨詢,化解涉訴信訪等矛盾,在與基層群眾“零距離”接觸中,維護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及時將社會矛盾、風險化解于萌芽、末梢,是推動群眾基層協商、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辦法。
小微協商議事室,多方參與共治理。鄰湖社區小微協商議事室,由鄰湖社區黨總支發起,縣區政協相關委員聯動,于2022年7月設立。目前,鄰湖社區小微協商議事室共有成員13人,成員涵蓋法律、養老、商貿等行業。鄰湖社區小微協商議事室以“有事來協商 議出金點子”為品牌定位,堅持群眾訴求為導向,搭建協商平臺,健全協商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聚焦群眾關切,解決民生難題”為主題,協商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力促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動員各政協委員及群眾的智慧及資源,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為群眾紓難解困。
“有了這小微協商,咱們有事都能去協商,不怕有訴求無人應了,真是好!”自小微協商議事室設立以來,共協商解決頤徽苑超市監控、小區南門安防、兒童活動區翻新、西門非機動車停放點等各類問題103次,邀請群眾參與協商86次,大大提高了群眾滿意度,避免群眾有訴求,訴求無人應的不良現象。
未來,鄰湖社區黨總支將繼續發揚小微協商陣地在群眾中的作用,激活基層協商的“神經末梢”,積極將“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服務理念與小微協商工作充分融合,實現群眾遇難題家門口解決,事情共商,難題共解的目標,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撰稿人:杜慧慧 審核人:呂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