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水務局:黨建引領興水利 抗旱治水保民生
今年以來,為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縣水務局黨委創新運用“黨建+”工作模式,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聚焦民生水利,強化項目帶動,突出重點工程建設,細化抗旱供水舉措,堅決打贏水庫水質攻堅戰,使黨建成為助推水利發展的“新引擎”。
“黨建+項目建設”,夯實水利發展基礎。縣水務局黨委完善黨建與項目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水務系統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強化項目謀劃儲備,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強化與上級部門對接,爭取資金、政策支持,強力推進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今年以來,先后完成水利投資1.92億元,新開工項目5個,續建2個,涂郢、四樹、吳山灌區項目完工,大胡崗、霍集灌區項目主體工程完成,戴集村灌溉提水、雙河電灌站引水渠治理2個項目完成進度90%。安徽省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區(長豐段)建設工程獲批,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定額資金3.5196億元,莊墓一、二站工程獲評2023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設最高獎“黃山杯”,羅集灌區獲評省第二批節水型灌區。
“黨建+抗旱供水”,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縣水務局黨委把抗旱保供水工作作為當前首要任務來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水稻保收期抗旱供水工作,統一思想認識,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凝聚水務系統干部合力,將黨旗插在田間地頭,不懼高溫、全力以赴。積極與淠史杭總局對接,爭取加大引水流量向我縣供水;持續加大“西水東調”、“北水南調”工程提水力度,開足馬力提瓦埠湖水源補充內水不足;開啟魏老河、龍門寺、雙河水庫翻水站,增設紅旗、陶老壩、杜集、東方紅水庫臨時翻水站向中小水庫應急補水,增加抗旱水源。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開機29050臺時,提水11282萬立方米,從淠史杭總局引水約3000萬立方米,科學調配內部蓄水約5000萬立方米,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及縣域107萬畝水稻保收期灌溉供水提供有力保障,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黨建+生態治理”,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水環境。通過“黨建+河長制”,將黨建與河長制高度融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黨員帶頭作用,嚴格落實各級河長“管、治、護”主體責任。抓好水庫水質管護,快速跟進市中小水庫水質保護派駐督查,采取日通報、周調度、月匯總機制緊盯問題整改進度,已完成問題整改124件, 整改完成率91.85%。抓好河湖長制落實,實施月考評、河長履職提醒機制,開展縣、鄉鎮(區)、村居河長聯動巡河查湖,累計巡河1.52萬人次、1.13萬公里,巡河率百分百。強化源頭治理,通過開展河湖“清四亂”、雨污截流整治、河庫清淤疏浚、碧水綠廊建設等措施,加強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水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撰稿人:吳亞東、張貴玲 審核人:閆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