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莊墓鎮:“四個聯系”聚合力,為民服務“零距離”

為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今年來,莊墓鎮結合“領抓提”行動,突出精細化服務,充分發揮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實現“四個聯系”常態化,為民服務“不打烊”。
黨員聯系“聽民意”。建立“黨員聯系戶”制度,創新開展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無職黨員定崗定責等活動,推動黨員有責更有為、有位更有勁。積極將優秀黨員吸納至網格員隊伍,動員105名黨員成為網格長、網格員,通過定期走訪入戶,聽民情,訪民意,不斷提升網格服務的多元化、專業化水平。李宗璜是金橋社區的一名黨員,2022年響應號召成為網格員。任職以來,他用腳步丈量土地,帶著工作本走遍社區角落和田間地頭,與群眾話冷暖、聊家常。及時掌握群眾最新動態,耐心了解他們對“居住環境、基本醫療、村居工作、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登記上報,切實做到 “面對面”聽民意、“心貼心”謀共識,答復好群眾反映的每一個訴求。
人大代表聯系“惠民生”。升級完善5個“人大代表小組活動室”,公示代表風采、完善制度標牌、建強履職陣地,不斷暢通人大代表與選民、群眾之間的聯系。確定每月第一周為代表“民意民智征集周”,深入開展“聚民意,惠民生,暖心為民辦實事”行動,打好為民辦實事“組合拳”。“作為人大代表,就是要主動沉下去聚民意、惠民生,協調解決群眾問題。”這是鎮人大代表孟亞楠常說的一句話。辦實事行動開展以來,孟亞楠積極響應,主動擔責,踴躍為民發聲,圍繞項目建設、人居環境、公共事務等內容提出10余條建議,并協助多項意見建議順利解決。在觀察到社區田塊大小分布不一、土地利用率低的情況后,他積極了解政策,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帶領“兩委”干部一起全力實施“一戶一塊田”改革,先后完成8個村民組的土地平整,面積共計700余畝,大大增加了農業產值。
黨代表聯系“紓民困”。建立黨代表信息公開和黨代表聯系周制度。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顯要位置懸掛黨代表公示牌,暢通黨代表與黨員群眾聯系渠道。每季度首月第一周確定為“黨代表聯系周”,組織黨代表認真關心黨員、群眾的學習生活,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放在心上,積極處理群眾急難愁盼的事,不斷增強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促進社區和諧。孟迎春作為一名黨代表,他立足本職,依托“孟氏祠堂”創新打造“孟氏議事堂”,發揮孟氏祠堂資源,通過宗族、近鄰、親友感情化解矛盾、調解糾紛,切實做到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行。在他的盡心引導和溝通下,今年累計通過“孟氏議事堂”調解矛盾15起,有效為村民解心結,提升滿意度。
政協委員聯系“解民憂”。試點推行“小微協商”議事室,引導政協委員深入村居、深入群眾,及時響應和解決群眾關切,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不斷建立健全協商制度,圍繞居民息息相關的事項開展協商會,推動政協委員為基層治理“開良方”“解頑疾”。莊墓鎮政協委員張艷調研中發現莊王公園水域臟污,影響居民的舒適度。鎮政協在接到反映后立即組織政協委員召開協商會,會上委員們聚焦“莊王公園環境整治”這一主題,積極協商建言,拿實招、求實效。通過努力成功爭取項目完成了莊王公園環境整治及休閑設施、亮化工程的建設項目實施,有效改善了周邊環境。截至目前,莊墓鎮共建成“小微協商”議事室6個,召開座談會20余場,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23件,其他小微事項33件。
下一步,莊墓鎮將持續整合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力量,充分發揮扎根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的,精準摸清“需求、資源、服務”,構建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工作機制,促進服務群眾“零距離”。(撰稿人:韓雅婷,審核人: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