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義井鎮:“板凳會”上聽民聲 共商共議解民憂
為凝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提高村民參與家鄉發展的熱情與干勁,長豐縣義井鎮塘面村堅持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把“板凳會”開到村民組農家院落,以群眾會議“小切口”撬動鄉村振興“大發展”。
“面對面”架起黨群“連心橋”。塘面村致力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以“建言獻策”為抓手,改變傳統會議形式,不限地點、不限時間,村干部面對面和群眾開展“板凳會”。讓群眾全面了解基層工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發展的各項事業中去。同時宣傳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相關政策、有關工作,將“板凳會”與平安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醫保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讓群眾成為參與者、受益者,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2023年以來,塘面村共召開板凳會議10余場,參會達200人次,解決群眾問題10余條。
“手把手”搭建學習“新平臺”。塘面村堅持群眾路線,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板凳課堂”新平臺。“板凳黨課”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用大白話、家常話進行解釋;“板凳培訓”邀請種植大戶通過面對面培訓,手把手指導,提高村民的種植技術水平,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戶收入;“板凳普法”加強黨員和群眾的互動,讓群眾更加知法、明法、遵法、守法,更好地推進基層治理體系縱深發展。“板凳課堂”為塘面村培養出一批愛農業愛農村、有文化有技術、敢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農民打下了堅實基礎,給鄉村振興增添了新的動力。
“心貼心”共謀發展“金點子”。如何讓鄉村振興有方向的“跑起來”,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摸清楚情況,才能找準出路。塘面村用一張張“小板凳”將干部與群眾緊密連接起來,群眾暢所欲言、踴躍提問,干部更是熱切回應、詳細解答,雙向的互動,讓群眾充分理解吃透了各項惠民政策。在充分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舉措,切實將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干部的“履職清單”,“板凳會”成為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共話發展、共謀美好未來的有效途徑。通過面對面、心貼心地溝通交流,讓群眾全面了解基層工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發展的各項事業中去。(撰稿人:杜天宇 審稿人:仇多宋)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