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三向發力”促振興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長豐縣造甲鄉堅持把實的要求貫穿全過程,大力培育發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帶動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學促干,通過黨建引領、巧用資源、人才賦能“三向發力”,讓黨員帶頭“動”起來,優質資源“活”起來,農業品牌“亮”起來,集體經濟“富起來”,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工作合力。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路徑,切實推動組織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選優配強“領頭雁”。積極將敢擔當、善作為、能干事的優秀人才80余人吸納進入村“兩委”隊伍,建立“五星級”管理機制,激發村干部“創星爭優”勁頭。創新管理新模式。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書記項目”,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盤活撂荒土地、閑置廠房等“沉睡資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農文旅融合等產業。黨群聯動謀發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五老”人員、村民代表等力量積極聯系群眾,結合“敲門行動”入戶走訪370余次,宣傳產業扶持“新政策”、共同謀劃致富“金點子”。
巧用優質資源,提升發展實力。聚焦中心大局,找準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著力點、發力點、切入點,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將黨支部的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相結合,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原則,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路徑。利用雙河水庫優質水資源優勢,發展“稻蝦共養”種養模式,以合作社形式引領群眾抱團發展、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精準定位強項目。依托紅色歷史資源,結合區位優勢,吸納拓凡、禾景、純鮮圓、碩菊等企業,通過自主經營、合作開發、公開發包等方式,精心打造融愛國主義教育、生態休閑、度假研學、戶外健身、文化熏陶等功能于一體的合肥北鄉雙河景區特色游線項目,推動紅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把握人才賦能,釋放內生動力。注重重點培育,樹立示范典型,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為合作社發展提供支持,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生力軍”。創先爭優強本領。結合主題教育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和“兩委”干部“擂臺比武”10余場,促使村(社區)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履職能力、激發工作熱情。觀摩學習增后勁。組織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安徽寧國、浙江安吉等先發地區實地調研學習,借鑒優秀經驗做法,將解放思想大討論的實踐成果持續轉化為發展思路、突圍出路。儲備人才提效能。建好后備干部人才庫,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青年作為村“兩委”干部后備人選。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電教遠教等平臺開展農業技能、種養技術等培訓,邀請崔興文、崔化朋等大戶能人作為講師,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開展農技培訓10余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00余人。(撰稿人:扈孝瑋,審核人:唐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