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三舉措”推深做實社區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黨建引領、重心下移,將黨建引領“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模式貫穿于社區治理的全過程,持續強化隊伍建設、夯實工作機制、營造干事氛圍,推深做實“皖美紅色物業”,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強化隊伍建設,精心細致“備好課”。嚴把人員“入口關”,鼓勵政治覺悟高、熱心公益的黨員參與業委會,突出社區黨組織在小區管理、紅色物業、居民協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目前已成立38個業委會(物管會),60個小區(片區)黨支部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鏈接律師、社區民警等資源對小區業委會成員依法依規履職盡責進行培訓,對接有關業務部門開展培訓,不斷提升業委會工作成效。優化“黨建+網格+物業”模式,以298位紅色小管家為“觸角”,攜手物業經理開展星期六“業主接待日”,依托“黨建引領 小微協商”“圓桌會”“紅色議事廳”等協商機制,吸納多元力量和組織參與“紅色調解”,沉浸式融入小區治理工作,協商解決鄰里糾紛、設施維修、物業管理等問題230個。把人大工作和小區治理相結合,將6個人大工作室建在居民“家門口”,以每月6日的人大代表接待日為契機,落點基層一線,梳理和收集意見建議,暢通為民解憂“最后一公里”。
夯實工作機制,注重實效“出好卷”。落實聯動機制,依托114個微網格,不斷優化“社區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員樓棟長”紅色主軸模式,破除區域、體制、行業等壁壘,組織網格員、在職黨員等進網格聽民意辦實事,建立以黨員為骨干的志愿服務隊,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探索建立“三方+”聯席治理機制,以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方+職能部門為議事框架,推行周碰頭、月例會、小區議事會等工作機制,邀請業委會成員每月參與居委會、居民代表、物業公司等各方組織的協商議事會,發揮“樓棟說事匯”“民情懇談會”等小區治理共同體作用,開展現場議事,共同探討完善解決方案,形成問題解決閉環機制,點對點開展議事活動251次,協調解決居民矛盾糾紛300余件。探索創新服務機制,通過“書記信箱”、“書記接待日”“紅色點單臺”等形式定期收集涉及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提升、車輛亂停亂放等“訴求清單”,著力轉化為“滿意清單”,截至目前,收集反饋問題1255條,已解決1215件。
營造干事氛圍,鼓勵爭先“答好題”。整合現有資源,每月召開一次“紅色議事會”,依托紅色小管家“雙日說事”、“六情”大走訪等聚焦居民關心的重點痛點問題,破解小區治理“瓶頸”問題1300余件。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將駐區單位、兩新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在職黨員、“五老人員”等力量納入“紅色物業”體系,結合“紅色服務日”“四到家六必訪”工作制,形成共建合力,通過群策群力、群事群議的方式將難題化解在鄰里。積極融合社會資源,搭建黨建聯建共建機制,18個“社區大黨委”吸納94名兼職委員參與社區治理,打破了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醫院的黨建壁壘,大力推動共建單位建立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的機制。今年以來,各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組織在職黨員干部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0余件,參與志愿服務活動300余人次,累計實施協商議事、養老助殘等8大類共計40余個服務項目,開展活動200余場次,惠及居民1.3萬人次,讓黨建服務的脈搏跳動愈發有力。(撰稿人:高冉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