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雙墩鎮濛河社區:探索“三個一”治理模式,激活基層治理“新引擎”

近年來,雙墩鎮積極探索創新“三個一”治理模式,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完善治理機制、構建服務矩陣,全面整合多方力量,著力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提升,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
強化黨建引領,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按照“支部建在小區上”要求,結合網格劃分,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著力搭建“鄉鎮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立足小區(網格)建強支部、聚焦支部管好黨員、依靠黨員帶動群眾,推動各類資源力量充分融合,激發基層治理紅色動能。配強“主力軍”,增強治理實效性,選派黨員社區工作者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注重吸納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等黨員力量擔任或兼任委員,按照“1+N”模式,堅持以社區黨組織為“圓心”,每月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推動社區與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成員單位深度融合、資源共享。深化基層網格化治理,按照“走訪巡查到家、傾聽訴求到家、暖心關愛到家、用心服務到家”的原則,及時收集意見建議,緊盯群眾需求,細化服務措施,實現全時段、多領域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打造“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服務零距離”的工作格局。
完善治理機制,下好多元共治“一盤棋”。突出議事解事,搭建“鄰里議事廳”議事平臺,方便群眾反映訴求,吸納小區黨支部、小區居民、物業企業作為協商主體,邀請“五老”人員、人大代表、在職黨員、律師等參與協商,打造“書記接待日”、“老班長調解室”等協商議事品牌,在信訪案件化解、矛盾糾紛調解、群眾疑問解答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深化黨建聯盟,加強駐區單位共建,通過收集居民服務“需求庫”,共建單位提供優質“資源庫”,對接形成民生“項目庫”,圍繞中心工作和民生熱點難點問題,鼓勵共建單位建言獻策、協商共治,協調解決物業服務、環境整治、小區停車等問題,形成了“一方引領、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凝聚治理合力,充分發揮網格員、紅色小管家、黨員等基層力量,實時上報事件信息,小區黨組織牽頭梳理整合,分類建立問題臺賬,對簡單問題實行“馬上辦”,對重點難點問題,落實“社區吹哨、部門報道”,聯動轄區公安、消防、城管等執法隊伍“合力辦”,有效穩定社區秩序。
構建服務矩陣,擰成暖心為民“一條心”。充實服務團隊。充分挖掘“五老”、大學生、黨員等力量,以基層黨組織為單位,組建“微光志愿者”、“她力量”、“環保奶奶”等志愿服務隊伍10余支,今年以來,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文藝演出、義診義剪、反電詐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60余次,延伸服務空間,統籌人力、物力及現有場所資源,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完善全區住宅小區(網格)黨群服務站、暖心驛站等“紅色陣地”,提供免費飲水、閱讀休息、應急充電等服務事項10余項,在小區設立“流動辦公桌”,將“等群眾上門”轉變為“送服務到家”,現場受理解決群眾訴求,針對疑難事項進行公開議事協商解決。優化服務形式,按照“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模式,激發轄區黨員先鋒力量,將居民“需求清單”與“雙報到”黨員“服務清單”相匹配,主動認領“微心愿”模式,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特別關注高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需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撰稿人:唐甜甜 審核人:徐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