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念好“選育管用”四字訣推動黨員隊伍建設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把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聚焦“選、育、管、用”四個關鍵環節,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樹牢標準“選”,嚴把黨員隊伍“源頭關”。堅持政治標準。明確在發展黨員過程中,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積極從一線工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等人員中吸納優秀人員,認真考察其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堅決防止“帶病入黨”。抓實程序關扣。堅守發展黨員“源頭”管理關鍵點,嚴格執行全程征求意見、全程票決、全程公示、全程記實,不培訓不發展、不考察不發展、不審查不發展、不公示不發展的工作法,確保發展黨員過程真實透明、可追溯。守好培訓底線。按照年初計劃,采取“專題授課+案例教學+結業測試”的方式有序組織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培訓學習。對各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工作全程跟蹤指導、逐級把關,確保入黨材料齊全、規范。其中,2024年先后開展了3次發展黨員工作業務培訓會,有效提高了全區發展黨員工作質量。
靶向施策“育”,提高黨員隊伍“硬本領”。理論學習夯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黨員教育培訓必修內容,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通過微課堂、微宣講、微故事等“三微”形式,以原原本本學、集中研討學、體驗分享學等“三學”模式,培訓黨員干部3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轄區黨員政治素質和思想覺悟。黨性教育鑄魂。依托中共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楊廟鎮劉云峰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常態化進行黨性教育,搭配開展集體過“政治生日”、“學習身邊榜樣”等專題活動,共同重溫入黨誓詞,追憶紅色往事,進一步激發轄區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活用載體提效。針對流動黨員、在職黨員不同特點,利用電教遠教平臺“必學+點播”的教學方法,資源豐富、覆蓋面廣的優勢,變“套餐式”教學為“點單式”培訓,將黨員教育培訓“觸角”不斷延深。依托線上平臺,推送“學習資料包”130余次,用“指尖課堂”填補了黨員教育培訓的“碎片時間”。
厚愛并嚴“管”,擰緊黨員隊伍“安全閥”。做細流動黨員管理。完善轄區流動黨員登記、報到制度,實施線上+線下“雙向摸排”行動,指導全區18個社區動態更新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及時掌握流動黨員流出去向、職業狀況、學習情況等,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做實黨員警示教育。發揮“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作用,結合黨紀學習教育,“精細化”“菜單化”開展警示教育30余次,分類分級精選反面案例,以案說紀、以案說法,用身邊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做好黨員幫扶關愛。結合“七一”等時間節點,大力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評優表彰活動,彰顯榜樣力量的同時,激勵黨員向先進看齊,以典型為范。做好生活困難黨員幫扶救助,以“座談會”、走訪慰問等形式,關心關注離退休老黨員、新業態新就業等黨員群體100余人次,切實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搭建平臺“用”,助力黨員隊伍“顯實效”。發揮先鋒作用。通過在社區、單位、企業設立156個黨員先鋒崗、62個黨員責任區,調動黨員履職盡責積極性、縮短黨組織服務聯系群眾距離的同時,將“群眾所需”與“黨員所長”有機結合,方便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推動黨員擔當作為。參與基層治理。立足“樓事匯”、“黨建引領 小微協商”等社區黨建特色品牌,搭建“四方館議事廳”、“黨群議事會”、“我們的圓桌會”等平臺,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與“三位一體”協商議事,主動說事、共同理事。辦好民生實事。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機制,號召廣大在職黨員按照“群眾點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的流程,從解決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入手,收集居民訴求,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環境整治等“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質效。截至目前,全區已組建在職黨員、退休黨員等志愿服務隊伍55支,注冊志愿者6000余名,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800余場次。(撰稿人:王然,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