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塘鄉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羅塘鄉充分利用“固本強基促和諧,科學發展先鋒行”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實施“堡壘工程”和“帶頭人工程”。一是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重點整頓作風不實、軟弱渙散、鬧不團結、風氣不正的班子,著力解決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共調整完善充實8個村級班子。二是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該鄉把選好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作為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本地能人治村、機關下派、培養選拔大學生等多種形式,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配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有2個村主持工作的副書記轉為支部書記,從機關下派7人到村掛任書記。通過每周一和周六的學習日制度,加強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訓,不斷提高其領導農村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大力實“雙培雙帶”及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程,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能力。葉集村村委會委員、甜葉菊種植大戶葉保雨種植甜葉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并積極帶動周圍農戶種植甜葉菊,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現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依據實際情況,根據黨員自身條件、技能及特長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其中雙門村獲全市基層組織建設“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示范村稱號。
羅塘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出臺的《關于切實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及《長豐縣村主任管理暫行規定》、《長豐縣村計生專干管理暫行規定》等文件精神,嚴格執行鄉村干部坐班和村干部補貼發放的有關規定,相繼出臺了《羅塘鄉村干部坐班制實施細則》、《關于村干部坐班的補充規定》、《關于調整村干部補貼標準的通知》落實“一定三有”,即定職責目標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發展前途、退崗有一定保障,在全縣率先為全鄉在職村干部辦理了養老保險,切實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此做法被全縣樹為典型。
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羅塘鄉大力推進基層組織黨務公開,抓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難點村”的治理工作。認真抓好張崗、戴廟兩個“難點村”的整頓工作,制定了難點村治理方案。同時,及時調整凝聚力、戰斗力不強的村級黨組織班子,選優配強了雙合、尹集兩村黨組織負責人。羅塘鄉積極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消除可能引發不穩定的因素等等方面的作用,后進村整頓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兩難點村均新建了組織活動場所,班子也得到了加強,面貌發生較大轉變,基層干部群眾民主法制素質得到提高,黨務、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信訪明顯減少,各項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
為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功能,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作用,使之成為農村基層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陣地和平臺。鄉黨委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明確責任,鄉黨委書記、組織委員、以及村黨組織書記分別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具體責任人。按照“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分步推進、逐年實施”的工作思路,把26個村室劃分為改建型、擴建型、新建型等三種類型,統籌安排,分年實施。2007至2008年已完成4個改建、5個擴建、9個新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任務,剩余的8個村在2009年全部完成。
本著量力而行、又適度超前的原則,該鄉對新建的村室都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標準進行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各村還明確2至3名黨員、干部作為活動場所建設的質量監督員和安全管理員,實行全程監督,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成為“優質工程”、“廉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目前,鄉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已真正成為干部之家、黨員之家和村民之家,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基層干部黨員的陣地意識和黨性觀念,提升了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水平。
羅塘鄉還加強了對26個村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管理和使用,挑選一批年輕的、文化程度高、工作責任心強、具有一定電腦操作基礎的鄉、村干部來擔任遠程教育管理員,有針對性地對管理員隊伍進行教育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全鄉遠程教育管理隊伍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在第三批學踐活動中,該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站點做好教學輔導、技術培訓、工作督查等工作。在學習調研階段,鄉活動辦依托遠程教育站點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宣傳學習沈浩先進事跡。各村黨(總)支部也紛紛以農村黨員電教為平臺,組織村“兩委”成員和農村黨員學習先進地區的典型經驗,通過學習增強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意識,促進村“兩委”成員和無職黨員參與經濟建設、帶領群眾共同走好致富路,充分發揮黨員和致富能人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帶頭作用。 (陳玉潔陳忠)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