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強化措施注重發揮鄉土人才應有作用
日期:2010/9/9 稿源:長豐先鋒網 人氣:145
近年來,長豐縣以“培育一批能人、致富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為目標,進一步強化措施,切實加強對鄉土人才的開發、管理和使用,積極組織引導鄉土人才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去。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保障??h委、縣政府把鄉土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縣人才發展總體規劃通盤考慮,及時調整充實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縣委組織部人才辦,多次召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多方征求意見,出臺了《長豐縣“十一五”人才隊伍發展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及《長豐縣“26121”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形成了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強化政策引導,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營造環境。由縣委組織部、人事局、財政局、科技局、農委、畜牧水產局、林業局等部門聯合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長豐縣關于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規定的“鄉土人才”選拔的范圍、條件和要求等,采取個人申報、單位推薦、自下而上、民主公開、層層篩選的辦法評審命名鄉土人才。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人才工作專項資金,專項用于人才的引進、培養、獎勵等??h委、縣政府每兩年召開一次獎勵表彰大會,對受表彰鄉土人才,每人每年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對有突出貢獻的鄉土人才給予重獎。對農村鄉土人才創辦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實用技術培訓基地的,縣財政給予800萬元資金支持;對鄉土人才進行特色高效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項目,優先發放農業小額貸款,全縣累計發放貸款3500萬元;對鄉土人才創辦的市場前景好、增產潛力大、見效周期短的種植、養殖項目,給予必要的良種支持和上門技術服務指導。 三、強化培養鍛煉,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打牢基礎。結合“雙培雙帶”活動,組織實施“把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科技致富帶頭人、把黨員科技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干部”工程。對表現突出的農村鄉土人才,優先發展為黨員,優先選拔為村“兩委”干部。近年農村新發展黨員的80%以上為農村鄉土人才,在新一屆村“兩委”成員中,村黨組織中有鄉土人才431名,占49.7%,村委會成員中有鄉土人才530名,占66.8%。組織開展了“百名專家進百村”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服務基層”活動,進村入戶進行技術幫扶或巡回宣講,提高了鄉土人才的技術水平。利用縣農廣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畜牧水產局等平臺,通過訂單式培訓和分層次、分專業舉辦短期培訓班等方式,幫助鄉土人才解決疑難問題,增強致富本領。加強與外界的技術交流和合作,邀請以色列、日本草莓專家、省內高校專家教授、外地鄉土人才來長豐傳經送寶,提供咨詢,在現場觀摩中進行技術指導,增強培訓效果。近年來,全縣培訓鄉土人才3萬多人次,建立縣級示范基地80多個。目前,全縣333個合作組織吸納的鄉土人才中,僅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有種養殖專家220人、生產經營大戶135戶、農民經紀人86人 。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經紀人承擔了全縣40%以上的大宗農產品銷往外地,成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流通銷售主力軍。 四、強化載體創新,為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搭建舞臺。利用專業協會的紐帶作用,積極開展科技興農示范活動,發揮傳、幫、帶作用,鄉土人才深入田間地頭,采取田間教學、現場參觀、試驗示范、集中分散等形式傳播新技術、新知識,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通過培育樹莓、草莓、馬鈴薯、有機蔬菜、龍蝦等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積極打造鄉土人才創業平臺,為農村種養能手、農民經紀人、專業協會領辦人等大批鄉土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新的舞臺。全縣5000多名鄉土人才共聯系了近20000戶幫扶對象,利用基地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格局,初步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相關文章
上一篇:
水積而魚聚 木茂而鳥集
processed in 0.048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