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_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_高清久久一区_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安徽先鋒網 ↑合肥先鋒網

長豐縣陶樓鎮:支部引領打頭陣 農旅融合促振興

日期:2020/11/28 16:48:08     稿源:陶樓鎮     人氣:231

石集社區位于長豐縣陶樓鎮,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上,境內崗沖交錯、高低起伏,屬于典型的江淮之間丘陵地帶,千姿百態,別有情趣。社區面積8.2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5032畝,全社區574戶1808人,黨員41人。盡管環境秀美、景色迷人,石集社區卻曾是個不折不扣的貧困村,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年均純收入較低,很多村民迫于生計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怎樣克服重重困難、讓好風好景好人家迎來四方賓朋,成為擺在鎮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正是疊翠流金、碩果滿枝的豐收時節,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當夜幕降臨,本該寂靜、降溫的鄉村卻呈現出一片火爆的景象,石集鄉村七色時光公園內光影舞動,開啟夜嗨模式。園區外的停車場上,100多輛私家小橋車整齊劃一地排列著;一群群著裝鮮亮奪目的旅客摩肩接踵。華燈璀璨、霓虹閃爍,燒烤啤酒、釣蝦套鵝……可謂是:炫酷燈光惹人眼,火樹銀花不夜天,拍攝打卡網紅地,滿園皆是賞夜人。

轉變思維,主動取長補短

由于易旱缺水、土地貧瘠,人均近3畝田地的石集社區村民,仍長期處于低收入狀態。2014年,石集社區以及52戶107人,分別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翱凵狭恕毨Т濉拿弊?,大家都不光榮?!笔鐓^黨支部書記朱孝順坦言,想脫貧,但是的確不容易。

再難,也要干。石集社區“兩委”干部深知,只有痛定思痛、轉變思維、大抓發展,才能實現摘帽出列。通過“兩委”班子探討、廣泛征集鄉賢、村民的發展“金點子”,石集社區得出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以“美麗石集綠色社區”為指引,在“宜居、宜業、宜游”上謀規劃、做文章,大力發展現代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充分發揮近城(離省城合肥僅30公里)、生態的優勢,通過高標準農田將土地進行平整,解決耕種難、用水難的問題,借助江淮分水嶺獨特的田園鄉村風光,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生意“四生”融合發展。

重視人才,激發發展活力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人才振興。方向發展定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問題?!拔覀冎鲃訏伋鲩蠙熘?,大念‘培、引、扶、留’四字人才經,逐步匯聚了不少人才。”朱孝順介紹。

強化“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將2名黨員發展成為致富能手,5年內將2名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廣發英雄帖,召開鄉賢會議,介紹家鄉發展前景,成功引回1名在外創業有成的村民回村發展,引進3家企業來到村投資。扶持村內發展已初有成效的2家農業企業。積極為各類人才提供幫助,搭建各類平臺,讓人才能夠留得住。

“人才匯聚了,資本就會積聚,發展自然就有了源頭活水。”朱孝順滿臉笑容,“四字人才經,讓我們受益匪淺?!?/p>

合理規劃,打造特色亮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需要提前做準備,發展更是如此。一個成熟的規劃必不可少,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石集社區擬定了“多區共建”的規劃,概念性地提出農業生產區、居民居住區、鄉村民宿區以及旅游集散區“4區同建”的發展思路。

將成片的高標準農田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給種糧大戶,開展水稻、小麥、高粱等傳統作物種植;劃定中心村莊和永久保留村莊,將土地、資源、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建設居民居住區;以石集、埝根、倉屋三個村民組為基礎,大力發展鄉村民宿;在陶高路東側三公里的沿路地域,自2014年以來,先后扶持了櫻桃園、謝園、稻蝦共養示范園、優質大米種植園以及七色時光公園,5個園區“一”字型排開,相互之間錯位發展、相得益彰,形成“多園連珠”的旅游格局。

特別是七色時光公園,是以時尚文創燈光秀為基調,以現代科技交互、沉浸式燈光秀為主體,結合演繹娛樂、餐飲、燈光創意小商品售賣為一體的標準化夜游文旅項目。自2020年9月17日正式開園以來,每天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互動式、沉浸式燈光體驗,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打卡游玩,石集社區也成為了近期備受歡迎的“網紅村”。

項目助力,繪就美麗鄉村

項目建設是鄉村發展的“硬核”力量。自建檔立卡以來,石集社區積極對上爭取,鄉村面貌大為改善。通過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實現了偏遠自然村的統一搬遷,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逐步提升人居環境。

2020年初,爭取到縣文化和旅游局支持的旅游扶貧資金300萬元,開始創建旅游扶貧A級村莊。對照八個一創建要求,完成了一個旅游接待中心,一個旅游廁所,一處停車場,一個農家樂(民宿,垂釣),一個采摘園,一組標識標牌,編寫一篇導游詞和培訓一名導游員的各項工作,鄉村旅游市場逐步成熟。

“通過各項類項目,現在社區環境好了,旅游旺了,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朱孝順高興地說道,回鄉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環。

強身健體,壯大集體經濟

有求必應才能一呼百應。石集社區“兩委”干部深知強大的村集體經濟是發揮堡壘作用的重要根基。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石集社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增加集體資產。在建設扶貧項目之時,石集社區超前謀劃,建設光伏、廠房、連棟大棚等村集體房屋,用于經營或租賃,增加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盤活現有資產。開展“三資整治”活動,針對村集體資產資源,常年較低租金出租的情況,社區“兩委”干部采取公開招標的形式,規范出租手續,增加村集體經濟;理順土地流轉程序,社區成為企業和農戶的溝通橋梁,收取少量服務費;入股企業分紅。將旅游接待中心、村集體土地等資產,以入股的形式供企業經營使用,享受年底分紅。

2014年石集社區村集體經濟收入還是低于2萬元的“空白村”,2019年村集體年收入已超過20萬元,2020年預計35萬-40萬元,2021年將有望超過50萬。


責任編輯: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processed in 0.046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