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陶新村:人勤春來早 奮進正當時

人勤春來早,在長豐縣下塘鎮陶新村,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村里成立了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承包200余畝土地種植小麥,貧困戶陶林幫助合作社搶抓時節除草、施肥。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了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陶新村立足現狀,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作為年度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陶新村位于下塘鎮中東部,戶籍人口2384人,耕地面積多達9578.4畝,一直以來是小麥、稻谷的主產區。近年來,陶新村因地制宜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發展稻蝦共養產業,稻蝦共養面積約有4000畝。同時,陶新村還培育新型農業合作社主體發展家禽養殖、菌類種植等。陶新村還積極推廣“紅橋”模式,承包宋莊村民組200余畝土地,種植優質小麥,預計收成在80噸左右,集體經濟預計增收6萬元以上。待夏糧豐收后,村里將增加土地承包面積至500畝以上,盤活兩個小二型水庫,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步提高到30萬元以上。
提升人居環境治理水平。陶新村以主題黨日、黨員示范崗、黨員家庭戶等形式讓廣大黨員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為建設美麗家園添磚加瓦,逐漸形成了黨員引領、群眾參與、黨群共創共享的良好局面。在黨員的帶領和激勵下,陶新村廣大村民主動投身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集中清理生活垃圾、開展污水治理和改水改廁,對常年棄用的危房、豬圈、廁所進行拆舊破舊。2020年省級中心村和村民組內部循環路項目建成后,陶新村的村容村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內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植被綠化等實現全方位提升。
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陶新村立足扶貧到戶產業,拓寬就業扶貧渠道,堅持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貧困人口收入持續增加,脫貧成效穩步提升。其中發展到戶產業,有14戶脫貧戶發展稻蝦共養產業,稻蝦共養面積近120畝,畝均增收1500元以上。圩西組脫貧戶陶林流轉土地面積由原來的5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200余畝,稻蝦共養面積40畝,收入逐年增加。由于經常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技術培訓,陶林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在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同時,現在還成了村合作社的技術顧問。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陶新村有37戶59名貧困人口通過務工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大樹組貧困戶李定友在村扶貧工作站的幫助下到下塘扶貧車間務工就業,每月的工資收入使得李定友脫離了貧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陶新村還堅持村包組干部與幫扶人每月走訪貧困戶,入戶宣傳政策,鼓勵他們通過政策扶持和自己努力,實現穩定脫貧。
人勤春來早,陶新村的發展之路在這個春天展現出無限活力和勃勃生機。(陶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