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三鏈式”管理提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實效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針對流動黨員管理難、教育難、服務難等難題,通過加強“管理鏈”、提升“教育鏈”、發揮“作用鏈”,不斷推動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提質增效。
加強“管理鏈”,完善流動黨員“信息庫”。常態化開展流動黨員摸排工作。建立動態排查機制。通過“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三找行動”,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將流動黨員身份信息、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相關情況摸清楚、摸透徹,2300余名流動黨員納入動態信息庫管理。建立溝通聯系機制。依托“雙鳳發布”微信公眾號和各社區睦鄰群、網格群,廣泛發布“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和流動黨員“歸隊碼”,890余名流動黨員主動找組織報到。通過“1+N”聯系溝通機制,建立“1名社區支委+3—6名流動黨員”對接機制,不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及時了解掌握流動黨員的思想、工作狀態。建立雙向共管機制。積極與流入地黨組織聯系對接,建立“雙向共管”機制,向流入地黨組織定期反饋流動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學習教育等情況,建議作為其評優評先、民主評議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已向流入地黨組織發函23份。
提升“教育鏈”,打造流動黨員“學習地”。始終以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為主線。激活學習興趣。針對流動黨員工作地點不固定、學習時間不統一、會議活動難集中的問題,堅持“問需”與“問計”相結合,征求流動黨員意見,摸清所學所需,找到學的興奮源,對癥下藥制定“選學點學菜單”。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實現由“灌輸式”向“定制式”轉變。盤活線上資源。依托學習強國APP、各級先鋒網等載體,實施“互聯網+黨建”模式,常態化推送黨建新聞、政策法規、黨務知識等,讓流動黨員的學習融入日常、化為經常。雙向互動送學。在全區18個黨群服務中心和49個黨群服務站設置讀書角,定期更換書籍為流動黨員隨時就近“充電”。利用春節、清明等流動黨員集中返鄉契機,對流動黨員走訪慰問,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為流動黨員送去政策文獻、黨史書籍等“紅色學習包”,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斷檔、素質不掉隊”。
發揮“作用鏈”,織密流動黨員“服務網”。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鼓勵反哺回流。利用流動黨員節假日返鄉之際,宣傳本區最新的創業培訓、就業見習、就業幫扶政策。通過微信、QQ群,向流動黨員和群眾推送“春風行動”“人才引進”等專場招聘會信息,鼓勵流動黨員和群眾回鄉就業。目前,返回就業創業的流動黨員累計達10余人。引導作用發揮。將“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延伸至流動黨員,利用部分流動黨員流入地較集中的優勢,引導100余名流動黨員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投身到社區文明創建、基層治理工作當中。提高服務水平。制定流動黨員“十二條”,打造了18個“流星之家”,建強流動黨員學習教育陣地,為流動黨員提供“一站式解難”服務。實施“流星計劃”,制定“流星之家”積分兌換制度,堅持以服務聚人心,以關愛暖人心,讓流動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愛,織密流動黨員“服務網”。(撰稿人:杜曼曼 審核人:呂朝建)